首页

女王调教专区

时间:2025-05-28 09:18:28 作者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 浏览量:76319

 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

  中新社记者 张玮

  5月下旬,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,飞越中俄边境线,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。

 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、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。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,有3条穿过内蒙古,其中东亚—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、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。每到春夏季,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“处处闻啼鸟”,宛若一幅“百鸟翔集图”。

4月14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。 闫立新 摄

  据监测,截至目前,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,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。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的赤麻鸭,越冬种群数量达13.2万只,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%以上。

 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“人”字形队列翱翔;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;优雅的绿头鸭、鸬鹚或低头觅食,或舒展双翅……5月中旬起,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。

 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、面积较大的湿地。每年春季,大量候鸟从鄱阳湖、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,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。

4月17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。 闫立新 摄

  监测数据显示,额尔古纳作为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,每年在这里停留、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。

 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。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。20世纪90年代,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,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。“生态越来越好,鸟儿越来越多了。”

3月28日,内蒙古科右中旗,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。 毕力格 摄

  2024年,保护区引进“科尔沁”智慧管理平台,用一个“大脑”支配28个“眼线”和“触角”。“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,定位更高效精准,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。”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。

  2025年春季迁徙季,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,较去年同期增长124.5%。其中,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,“鸟中大熊猫”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日本冲绳国际大学集会要求美军关闭普天间基地

中国澳门队选手黄珈彦说,这是自己第一次在内地过中秋节,“其实中华传统文化都是相通的,在家乡我们也会吃月饼,然后带着灯笼出去玩。没想到来到亚运村都体验了一回。”

剧本一键成片 首款长剧本解析动态故事板AI生成工具发布

4月28日,在四川成都,汤姆斯杯小组赛第二天,羽毛球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丹麦队选手安赛龙击败中国香港队选手。安赛龙不仅球技好,中文也很好。赛后,安赛龙用自己的“十级中文”感谢球迷对他的支持,并祝球迷“五一”劳动节快乐。(记者 贺劭清 岳依桐 郝凌宇 制作 陈选斌 视频来源 成都2024汤尤杯组委会)

水利行业首次获批筹建国家专业计量站

乌鲁木齐11月9日电 (陶拴科)在新疆和田市中心,有一片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街区,因其地理布局呈中心发散状、街巷周边环绕,被形象地称为“团城”,也象征着“团结之城”。

一碗甘肃麻辣烫,盛得下多少“出乎意料”?

其实,罗丹原本想在乡村开一间独特的服装店。但在实地考察后,她在原本规划的服装店内创新融入了餐饮与咖啡的元素,于是“是啡”咖啡馆就诞生了。

受冷空气影响 福州马尾至马祖“小三通”客运航线停航

现在,意大利正尝试用“马可·波罗之路”代替“新丝绸之路”。即使没有官方协议,意政府也希望北京继续是其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,并希望意大利的出口不断增加——意外长在威尼斯明确表示,“我们在中国城市观察到,那里对‘意大利制造’的赞赏占了主导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